
李白一首小诗,短短4句,写尽天下伤心事,堪称送别“绝唱”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8:42 点击次数:83
人生,仿佛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。我们站在月台上,目送远行的列车;我们守在村口,看着儿女的车消失在路的尽头。
每一次挥手,心里都五味杂陈。那份牵挂,那份不舍,是生命中最深沉的滋味。我们总以为,离愁别绪,是自己的事,可有位大诗人却觉得,当悲伤到了极点,连天地都会为之动容。
他就是“诗仙”李白。他的一生,豪情万丈,朋友遍天下。也正因如此,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送别的滋味。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,一转身,可能就是一辈子。
图片
在古都金陵城外,有一座劳劳亭,自古以来就是送别之地。李白在此地送别友人,提笔写下了一首仅有二十个字的小诗,却让后人伤感了千年。
《劳劳亭》
(唐)李白
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
春风知别苦,不遣柳条青。
“天下伤心处,劳劳送客亭。”一开篇,就是一句无比决绝的断言。他说,要论这世上最让人伤心的地方,不是战场,不是病榻,而是这座迎来送往的劳劳亭。
“劳劳”二字,既是亭名,也道尽了离别的本质:无穷无尽,令人忧愁劳顿。这座亭子,就像一位沉默的老人,见证了太多聚散,听了太多叹息。
图片
“春风知别苦”,这是李白式的浪漫与奇想。春风,本是吹绿江南岸,带来希望与生机的信使。可在这里,它仿佛有了人的感情,能体谅离人的苦楚。
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有多难过,而是把这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,赋予了无形的春风。一瞬间,个人的悲伤,就扩展成了整个天地的悲伤。
“不遣柳条青。”这最后一句,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也是最温柔的体贴。古人送别,有折柳相赠的习俗,因为“柳”与“留”谐音,代表着挽留之意。
柳条发青,就意味着春天到了,也意味着离别的季节到了。而李白说,春风太懂得这份痛苦了,所以它干脆不忍心让柳条变青。
图片
这是一种多么天真而深情的幻想。仿佛只要柳条不青,就可以不用折柳相送;只要没有这个仪式,友人就不会离去。
这短短二十个字,没有一个“悲”字,没有一滴眼泪,却把离别的伤感写到了骨子里。它告诉我们,最深的痛,往往是沉默的,是连春风都想为你挡一挡的。
李白的这首诗,像一双温暖的手,轻轻抚慰了千百年来所有经历过告别的人。每一次转身,每一次回望,那份说不出口的滋味,诗仙都懂。
感谢阅读,点赞分享,与君共勉!
推荐阅读:宋代大儒一首哲理诗,仅28字,却道破了人保持清醒的终极秘诀宋代诗人被放鸽子后,写下28字小诗,却无一字抱怨,最后7字成千古名场面一首堪称“绝情”的唐诗,全篇都在抱怨好友,最后一句却让人泪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